所以说也要少跟他们接触 避免被他们给摸透了
大学老师就这一点好,在考试这个环节相对比较超脱
跟中学不太一样,因为中学说实话跟那个连接比较紧密,老师的业绩跟升学连接的比较紧密
跟大学老师关系不是很大 反正出套题就出了,不出就不出
有时候为了防止对方摸透,我们还经常换换出题人,这样对方就永远搞不清楚
回来,本章讲了什么呢
用经典原子结构建立,我们注意到几个基本实验 然后过渡到现代,近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
包括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线状光谱,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薛定谔方程等等
每件事都是无一例外通过试验来确定的
也许你注意到我中间讲了一些故事,也许你心中甚至还问过问题
那老师从哪看来的?那我把这本书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10个方程》 这里面就讲了这些发现的经过
引经据典,有文献的,不是瞎说的,这其中包括薛定谔方程
包括普朗克的提出经过等等,包括爱因斯坦提出经过
包括德布罗意的这些东西都有
狄拉克方程,我们前面讲过四分量,二分量,一分量的问题
也提到狄拉克刚开始的困惑等等,都是有来源的,这本书被翻译成了中文非常好
英文是什么呢?A great equation of modern science,现代科学中最伟大的方程
主标题是什么?It
must be beautiful 中文翻译成天地有大美
我觉得这个写的挺好的
我喜欢有公式的书,没公式的书无聊
没公式的书就真正变成故事书了,它还有公式,最重要的是它后面有文献索引 所以每件事都是有出处的
包括玻尔的很多故事都是来自玻尔自身的通讯集
他自己说出来的,包括我们提到过玻尔把薛定谔约到家里,把薛定谔搞病了
那件事谁说的呢?海森堡说的 海森堡写了篇文章来介绍这整个过程
当然他嘲弄了一下自己,因为事实上证明他错了,薛定谔是对的
这整个事都是有来源的,那么另外一本书
我给中学老师推荐过
Chemical bond, a dialogue,化学键,一个对话 这本书北大没有,北图有
当年北图还不限制复印的时候我把整本书给印回来了
这回也拍下来了
在国外是不允许印的,但当年是可以印的,现在北图你再去印他不让你印了
不许印全书,知识产权
但是我知道知识产权法无论中国和美国都有一条,用于教育可以
你不能印出来在北大摆摊卖,那样不行
你要是用于自己,用于课堂,用于教学,这是可以的
但是你不能说我印100本,一人发一本,人家没法卖了
比如说别人拍了个电影
你说我也拍一个,仿照那剧情拍一个,拍了特恶心 放在网上,完了别人再也不想看这个电影了,你会影响别人的商业价值
这也叫知识产权,尽管你没有抄袭的东西 但是你影响了别人的商业价值,也叫违反知识产权,是吧
这本书实际上作者是Berdit
长成这样,英国很著名的理论化学家
在他岁数很大的时候 把他一生的所思所想写了一本书,很薄
这本书是一本对话集,实际上是他自己在跟他自己对话,没有第二个人
因为欧洲有个传统,凡是重要的书都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写
前面说过,凡是你要想把这个书做成经典,你就用对话的形式来写
类似于屈原的天问的那种
写成那种风格,就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名著
他就是这么写的,看第一个问题,你读这些问题你就知道它必定会是名著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化学键的本质
第一个问题,你就知道回答这些问题都很不容易
第二个问题,SPN杂化和甲烷的分子轨道
有什么差别?等等
还有,低轨道在组织化学中有什么重要性
有多重要,等等一共17个问题
这里的问题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研究领域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包括吵架
等等,这本书里面都有谈论到,这本书是一本90年代的
97年的,应该是16年前的书,但是直到今天
竟然大多数中学化学老师都没有读过
因为2个礼拜前我们在培训中学化学老师的时候把这本书拎出来
竟然在座没有一个老师看过,这本书快20年历史了
我是念书时看过,但是在座的老师都没有看过,说明什么呢 说明目前在我们国内
认真读书的同学不多了,认真读书的老师也不多了
所以说我们有问题,新的思想、创新从哪里来?
不能凭空来,你得知道前人做过什么 你得知道前人有哪些精彩的想法
你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你至少得知道问题在哪里
你才能有新的想法,如果你连问题在哪里都不知道
你有再好的创新潜力,你也没有机会去发挥他
所以说在国内,我在我的每一门课上都强调大家一点
要阅读,读文献,读书,读那些经典,名著,一定不能放过
这些都是影响很多人的书,它也同样会影响你
你不能放过,你有大量时间上网,把那些时间拿过来看点名著
会激发年轻人的这种上进心和求知欲
这种事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早做
到老了时候再去读就晚了,退休当然也可以读,我知道很多退休的人才发现这本书
然后再读,又如何 那只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你的整个一生没有任何影响
你趁早读是最有效的,所以说我们
然后这一章就差不多了,本章要点,总结一下
注意到什么呢,我们这一章最想给大家介绍什么呢
不管理论有多么艰深,不管这个理论有多么玄奥或不可理解 但至少它有实验证据
每件事都是由实验发现的,完了你会注意到我们每讲一个实验的时候都会讲它的实验过程
我们很关注这个过程,我知道中国学生喜欢结论,喜欢知道标准答案
只要有了标准答案咱就不会错
但是有时候过程变得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学习在于过程,而不一定是结论,结论当然也很重要 过程也很重要,另外是整个推理过程
另外是结果,结论又回到化学,元素周期律
核外电子排布,这些化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在这一章中建立起来
后面是习题,习题我印象中每一章后面都有10个,但是凡是红色的
是表明你应该做的 其他的表明你可以不做,或者回去看看就可以了
当然你会注意到它都是英文的,因为这些题就来自于我们的课后
比方说这个我忘了我说过没有
实际上这是指氟19的原子量吧
氟19的原子量总是比所有氟原子里面的所有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加一块
要小一点,我讲过了吧,没讲过么 我忘了讲没讲过,这个是
氟有原子量,我们当然知道它有一个原子量 氟又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中子和质子也有质量,当你把中子和质子的数都加回去的时候你会发现
这个加和永远大于真实的原子量
就是你查到的这个原子量
我知道当年有一个投稿,因为化学院有本杂志叫《大学化学》杂志
这本杂志主要面向大学和中学老师,也有大学生和中学生
讨论化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我记得当年有一个山东某一个中学老师的投稿
说他突然发现门捷列夫周期律都错了
所有的元素的原子量都是错的,因为都不等于中子和质子之和
他说大家太马虎了
这么多年,都错了,于是他费尽心力的全给重算了一遍
说这些人计算器都摁不准,这人重新算了一遍
送到编辑部呢,编辑部老师一下也没看明白怎么回事
就送给我,让我评这个文章,我当时就回了一句话
他给我一页纸么,我就回了一句话 我说请参考普通化学原理第二版
第三版还没那章,核化学那章,里面有个基本原则
就是当核都聚在一块的时候,质量会下降
这个叫质量亏损,为什么要质量亏损呢? 质能定律,爱因斯坦,哎有人(知道)
爱因斯坦质能定律,是吧,当你获得这叫什么能,核里面,聚合
强力弱力吧,那类东西,只要一聚合,质量会亏损
得到能量,失去了质量
质能互换么 实际上在核物理中有一个计算
计算这个差别,那显然他这个基本都没学过,这就是基本,这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这个 为什么 the
agreement is poor 就是二者不一致,二者为什么不一致
实际上就是说这个问题
我都给回答了,是吧
就是提醒你注意,化学中的某些基本问题
别到你50岁了,突然被人问这个问题,沉吟半晌想不出来
那时候就没面子了,是吧,如果你要是19,那没问题
小意思,我们没学会的,但你要是90,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往下,各种各样的题,都是简单题,不是很难
12道题就给留了3道,是吧
这是第10题,凡是红色的是你应该当作业做的
其他你看看就可以了,第一章12道题只留了3道,1/4
大概第一次作业是前三章,交前三章
交作业的时间点,我会发个时间表发到FTP上去,你可以看
按时交作业,这是基本 这是什么
这道题是James Jeans描述光电效应是怎么说
既不能一石杀二鸟,也不能二石杀一鸟
comment就是让你评价一下
詹姆斯金斯(James Jeans)爵士的这句话
前面我说过,等等 进一步的阅读,等等,尼耳斯•玻尔传
这都是尼耳斯•玻尔的原著
加莫夫,震撼物理学的三十年,等等
寻找薛定谔的猫:量子物理和真实性
我们现在仍然在学寻找薛定谔的猫,也就是宏观量子效应
我们希望能把薛定谔的猫控制好 薛定谔的猫控制好有什么好处呢,这只猫携带者丰富的信息
如果我们把这只猫搞明白的话,量子通讯是可以实现的
那可不得了,那可是新的一个时代
现在以太网就太小儿科了
我知道一帮人在做这个事
但是目前这个领域应该在婴幼儿时期,应该还没有什么可以用的成果
不过这是十几年前的书了
这是讨论跟现在的薛定谔的猫不完全一样,它还是讨论物理学中比较经典的东西,这是关于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