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要准备进入第三讲的内容,在开始光学的部分之前呐我想先跟各位
分享另外一个概念,称之为关键能力。这个在
天下杂志的2008年出了一本教育特刊,它里面有提到一个问题是, 你认为哪些能力可以让一个人有竞争力呢?
他访问了很大量的学生来做一个统计,那我们也可以在这门课里面来试试看
各位想象中最重要的让你有竞争力的 关键能力跟当初他做的这个调查是不是一致的?
所以我在这里呐把当初天下杂志的教育特刊里面列的关键能力列出来,让各位来选择。
所以这里面包括专业知识,外语能力,
敬业负责的态度,学历,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家世背景,合作能力,
好运气,道德品格,外貌,或是其他。
所以麻烦各位在网络上选一个选项。
那在这边呐每一个人最多只能选三样,你觉得最重要的 关键能力。那我们之后呐会把
统计结果公布在课程网页里面让大家都看到 跟当初天下杂志的教育特刊的调查一样还是不一样的结果。
另一个方面,
让我们转换一下角色,想象一下, 各位现在是一个公司的负责人,你要来面试新进的同仁,
如果你是负责一家公司,你在观察这位新进人员的时候呐,
你最重视的是希望这位新进的人员具有哪些能力?
所以先把你的角色想像过来,花一点时间,换一下你的角色, 然后我们再把刚刚一模一样的列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当你在看一个新进人员的时候你会希望你收进来的这个人,
哪些事情是你最重视的部分,所以想象跟刚刚完全一样,麻烦大家再上网选,一样你选三个,
你觉得最重要的,我们也会把最后的结果呢统计出来放在网络上让各位一起看。
那这个环节,
我也希望你思考一下你在第二次选的时候跟第一次选的时候,
一样吗?当你是公司负责人的时候, 所选的选项跟你自己,
是在学校就读的时候或是你是新进人员的时候, 你所重视的能力一样吗?如果有差异的话,
到底你在学校学习的时候重视的事情跟你将来出社会的时候,
你的上司重视的事情,哪一边是比较重要的呢? 对于这个
职涯上面想法呢我有几个层次的建议。
首先第一个是呢,我们从前常常在 说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也就是你要先有一个开头,学的时候呢最后要拿来用,有点像这个味道。
而实际上呢我会鼓励各位在思考你学习的方向的时候呐,反而是要由终而始
来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你最后希望往哪里走, 现在要往哪里去,才会到那个终点。
所以从后面往前面想,比你一旦开始这个头就一定要结尾,可能这件事情来得更重要。
那么另外一个点是,嗯,传统的概念 是希望你学的东西就要拿来用,叫做学以致用。
但是这个部分呐我也鼓励各位反过来这样思考。
这个年代你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 你有用到这件事情,赶快去把它学会。
用以致学而不是学以致用。
因为这个年代的,嗯,职业的分野也好, 专业科目的分工也好,实在是太多太细了。
这个已经跟100年前很不一样了。100年前有很多的通才, 就在这个社会上各个领域好像他都能够讲得出一些道理来。
但在这个时代里面专业分工太细的一个情况之下, 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科系,
可以教会你所有的东西。你来上课也不会预期你自己
会学会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这个已经不是教育的目的了,你要学会所有的知识,
再怎么学都比不上Google来的厉害呀。无论怎么记你的脑里面也没有办法记住比整个,
世界上的资料库记的东西还要多。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学呢?
跟刚刚那个由终而始很像的概念是,你要做什么, 就学相关的事情。你想往哪边发展,
去学相关的事情。你做到这件事情,做到一半遇到你不会的环节,赶快去把它学会。
从用以致学的角度来说,会比你把,希望把全部东西学完再来用,
要来得有效率非常多。这件事情是另外一个概念上
的改变,希望各位能够体会,不要在想怎么把所有的东西都学完才开始用,
而是我在做事情的时候,一边做一边学会 相关的内容。用以致学这样的概念能够让你
比较容易不断地向前进。
最后一个点给各位的建议是所谓的 价值决定价格。很多新生毕业了之后,
首先担心的问题是你在这个市场上的价格多高。也就是你拿到多高的薪水
的问题。我要鼓励各位如果你将来进入职场的时候尤其在前几年,
千万不要先问自己的价格有多高,你要先问自己
能对这家公司也好,这个团队也好提供什么价值?你这个人
参加了这个公司,参加了这个团队,能让他们提供,能对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才是你最重要的一个主力,需要培养自己的环节,
而不是问自己值多少钱?这个是另外一个给各位的
相关的一个建议。所以在这个地方呐跟刚刚谈的内容呢我们来,
嗯,邀请各位写下你的想法。
所以我向你邀请各位写下两个部分的主题。一个是我们介绍两周课喽, 那请问两周之后呐你对这门课的期待跟一开始有什么改变吗?
麻烦你简单的告诉我你对这门课有没有什么进一步的期待?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呐是关于未来, 都有什么梦想吗?如果你愿意跟我分享的话呐,那麻烦你写在这个部分。
你不一定一定要写在网络上,这没有关系。
但是我鼓励你就算你不写在网络上跟我分享你还是要自己
写在自己的笔记本或是自己的日记本里面,把自己的梦想写下来
会比较容易实现。如果你愿意把你的梦想跟大家说,跟每一个人说,
那你的梦想必然要实现。我以前有一个朋友是 从大学开始就不断地说他要去爬喜马拉雅山,他跟每一个人都说,
他人生的梦想就是去爬喜马拉雅山。所以他毕业之后, 找到一个很神奇的工作,帮一家户外用品公司推广
他们的产品。然后他就办了一个专案,是找
台湾有兴趣的人去爬世界上的七顶峰,就是七大洲最高的山峰。
然后这家户外用品公司就在背后赞助,所以他不用花钱, 就可以去爬世界上七座最高的山峰,当然包括圣母峰。
所以因为他跟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讲这件事情,
那他在找这家工作的过程里面,在推动这个专案的过程里面大家都知道他想要做什么,
所以就会帮他完成他想做的事情。而且 也因为他不断地说他想要做这件事情,
不好意思不做嘛,对不对?就是一定要去做,不然就没办法在朋友之间立足这样。
把你的梦想跟其他人分享,对于完成你的梦想或是往你的梦想方向的角度前进
的方向事实上是非常有帮助的。那在梦想这件事情上面呐我也推荐各位看两本书,一本书叫《- 阿拉斯加之死》。
听起来是一个很沉重的书名,这是一个,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
最后牺牲性命的一个年轻人。
那这个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出来的小说,非常非常好看。
而另外一个跟梦想相关的内容,嗯,
跟梦想相关的书籍是《种树的男人》,这个书是在讲一个人非常坚持自己的理想,
从非常小的地方开始,然后对整个环境造成一个很大的改变。
所以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觉得自己想象是
嗯,没有影响力的人而觉得那个很大的梦想都做不到,你只要愿意去做,然后要坚持,
然后让大家知道你想做这件事情,你一定会有机会
实现你的理想。那在这里跟各位分享另外两个故事是,一个是沈芯菱, 她在网络上最近有蛮多报道,然后她从小开始呢,
就许了一个一百万的愿望,她希望能够拍摄一百万个 草根台湾人的脸谱,作为一个台湾基层社会的记录。
那所以这里我放两个链接来看一下她在做的事情。
另外一个呐是一位日裔美国人, 她12岁的时候呢就在联合国大会给一个演讲。
她的演讲的核心在于大人对于这个世界的 消耗最后会由我们这些小孩来承担。
那是不是可以请大家思考一下, 现在这样子的消耗的模式可以继续下去吗?她的演讲在网络上你可以看到有全文。
所以你看看沈芯菱是从高中开始, 也就是大概十五,十六岁的年纪,开始立下这样的愿望。
在3,4年之间她就不断地默默地耕耘,就做很多事情。
而下面这位日裔美国人的,嗯,
小女孩呐,她在十二岁的时候呢就在联合国发表她的演讲。所以不要因为你自己年纪小就- 觉得好像
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做得到,而是你敢不敢去做
的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