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般呢
我们将家庭关系定义为什么呢?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夫妻关系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同一辈人中间 那么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代际之间的
非血缘的,是因为姻缘关系、 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
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等等,就是 这是我们所能看得见的。
那么 但是我个人呢,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补充
第一呢,它是指现在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就不包括原来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现已分出去的那些人
比如已婚 迁出去的子女和分了家的兄弟。
在农村里面这是常见的,就是分了家的兄弟 那么现在呢就是说,已经结婚迁出去的子女呢
就是这种情况,目前在城里面来讲 相对是比较普遍的,那么这个最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我们的一个
调查,这主要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住房的这个情况
比起以前来有了非常大的改善,那么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像以往
就是所谓以往就是说在计划经济那个时代 如果小两口结婚,父母能给他们房子这种情况
是非常少的,很多时候他们必须要求助单位 由单位来分配房子。
但现在呢,现在很多 年轻人在结婚之前就把那个什么
把有没有婚房作为能否结婚的一个重要 条件。
所以呢,等到他们结了婚之后呢,他们通常会迁出去,就是这个 自己单过就是
那么第二呢,在一夫一妻制底下呢 主要的家庭关系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其余的家庭关系都可以看作是由两种关系
衍生而来的,就比如说像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就是血缘,也是血缘,但是它是同一辈人的 还有呢是婆媳关系,还有呢是妯娌关系,这个都是由
这个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派生出来的 那么刚才我做了一个
分析 那么
如果呢,我们从家庭制度的角度去看家庭关系呢 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关注这种关系的性质
就比如说,这是平权型的关系还是主从型的关系? 这个呢是对我们研究家庭关系来讲
我们通常会把重点落在这点上 那么恰恰是因为落在这点上呢,我们就会去关注什么呢?
关注就是说这个家庭里面这个收入的分配,收入的这个情况
就夫妻之间的收入是不是有差距?或者是说这个差距是不是已经得到了缩小? 这是一个方面。
然后呢,第二方面是我们要去关心的也就是说 这个家庭里面是不是还存在着一个当家人?
由这个当家人,他来掌握整个家庭的经济的大权 那么这种情况,1981
年我在江村调查的时候呢 发现就是绝大多数的当家人还都是由那个
男性来担任,那个女性担任当家人的呢
就是通常情况底下是什么呢?是因为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
孩子还没有成立,所以这种情况底下呢就女性成为当家人了
那么还有一点呢,是如果说这个家庭里面是
是这个男性表面上当家,但实际这个家庭大权是操在女性手里的话
那么,那个时候呢,1981 年的时候呢,江村还处在人民公社那个时期
所以他是到年底,他要去分那个 生产队,是要给他们分钱分粮的
那么假如是说,那个会计跟我讲,他说假如 这家是女的是当家,但是男的只是名义上当家的话
他说在生产队分粮分钱的时候,他说一定是两口子一起去的
两口子一起去呢,他说,这会计呢是把钱是交到男的手里面
但是男的转手就把钱又交给了女的就是
但是这种情况呢,在江村来讲,就是它的会计在跟我谈这个事情的时候
他们都在笑,他们都在笑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
嘲笑的是这个男的没有能耐,就是说这个家里面就被女的管就是
所以呢,我从这个上面呢 我就判断,这个江村呢,不管是从组织形式还是到他的观念上面
其实在那个时候,至少是在 1981 年,他还是具有非常强烈的父系父权家庭制度的特色
所以呢,这样的就是在家庭里面 它形成的这种关系呢,它基本上来讲,它是
主从型的,也就是说权力是集中在这个家长的手里面 这个实际上呢,这才是我们
研究家庭社会学当中,你去考察这个家庭关系的时候
你首先要去关注的这一点,就是也就是说这样的一种家庭关系,它到底反映出
或者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家庭制度?那么还有一点
就是假如我们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家庭关系呢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那个伦理规范上体现家庭关系的家庭角色的模式 看成是社会文化的定格。
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那么通常情况底下,我们在解释
家庭角色模式的时候呢,我们有一个说法
就是说这个家庭里面分工,它的这个家务分工
或者是家庭的内部的分工,它到底是什么样的?
那么按照中国传统的模式,就有一个说法叫什么呢?
叫"男主外,女主内",那么也就是说
家务这个事情,你看 都是由谁呢?是由女性来操作的
那么我曾经,比如说去问过,我调查这个家务分工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就是
南方的丈夫和北方的丈夫 我发现南方的丈夫和北方的丈夫之间,差别还是蛮大的
那么这个就像那天我看电视里面,北京台播的
那个《最北京》,这么一个节目,在这个节目里面,他就问
说你在家里面做不做饭?问一个男的 他说,我在家里面偶尔的会做一点饭就是
然后呢,就是说,你在家里面洗不洗衣服?然后他就是说,不洗
然后他就说,洗衣服就是我们家媳妇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也就是说,他脑子里面这个是分的非常清楚的就是
所以这才是这个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说我们怎么样通过观念
通过他的这个家庭的角色分工,来看他的夫妻的关系,同时也看
这个他的家庭制度,所以呢用那个妇联的那个说法
妇联的说法,就是像这个男人呢,就一定会被认为是 很大男子主义的就是
但是呢,不管我们从一个角度来看呢,就是说 假如我们不给一种价值的评判,而只是说看他这种
分工,反映出什么样的一种社会文化 反映出什么样的一种家庭制度和什么样的一种观念
如果只是从这个方面来看,那么我们会觉得就是说
男的这样一种表达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 但是这个情况,南方和北方是有很大差别的
很大差别也就是说,我记得那个谁呢? 台湾有一个女作家叫龙应台
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就叫 《上海男人》,可能上次我们已经讲过这个问题
那么在这篇文章里面,她讲到非常有意思的一点
是她认为上海男人简直好极了就是 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个所有的家务他几乎都能承担
那么据我所知,确确实实还有 在上海男人中间还有是什么样的呢?是
织毛衣织的比女性还棒的,还有这样的人就是
就是,那么这个情况呢,如果我们社会学用一个词呢
这个就叫作角色的颠倒就是 就是说跟以往的我们对男性的一个角色和对女性的一个角色
就是这个理解是完全错位了就是 我们的理解,一个男性,他应该做什么事情?那么
这个在西方来讲,它用一个词 就叫 breadwinner
,就是挣面包的人就是 那么用我们中国话来讲呢
就叫作是一个养家糊口的人,也就是他管的是挣钱的事情 那么这个家务是谁来做呢?肯定是
他娶个老婆,那么这个老婆是来做饭 来管洗衣服,来管孩子,就是这些事情都是女的来操持
那么这是通常情况底下,我们讲的是一个角色的分工 但是我们会看到因为亚文化的差异
其实这种情况在各地 这个表现,它未必是一样的,或者我们叫统一
它可能会有很多具体的差异,那么
就比如说,我在四川调查 就有过这么一个例子,有过这么一个例子就是,是我的一个
是我一个在四川省社科院的一个朋友跟我讲 他就说,那个时候,
我们 98 年,我们做了在那个宜宾 农村,四川宜宾农村做了一个调查,做了调查之后呢,有几个日本专家
他很有兴趣,他很有兴趣他就想,过来实际地看一看
那么当时呢,就去找那户人家,这户人家就是
好像是开小卖部的,开小卖部就是,然后呢
就是我那个朋友呢,他就去问那个男主人 当时那个男主人就站在他对面
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就站在他旁边,他就问那个男主人,你能不能接待?
结果呢,那个男主人就不说话,他就拿眼睛去瞟他这个
那个老婆,瞟他老婆,就然后呢 这个时候呢,就是我这个朋友很机敏的,他就是看了他的老婆一眼
就看到他老婆在摇头,然后那个男主人一看到他老婆在摇头,就马上就拒绝了就是
这个事情虽然很小,虽然很小但是 它也让我们看出了,也就是说实际上的这样一个
一种家庭制度,或者是说家庭的角色模式 它在各地,确确实实它是会有很多
很多甚至我们想象不到的改变,都可能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