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我们会介绍结构方程的处理方法 日后会在第二部分仔细分析它的处理手法 根据Jöreskog LISREL的作者, 结构方程的分析方法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我们心目中只有一个模型, 一个图表 我们就用这个模型套入数据得出两种结果 一是非常吻合, 那代表这个模型能表现数据 二是吻合得不好, 那结论是这模型不能代表数据的关系 那论文就在这里完结, 不作其他的分析 所以在这分析我们只用一个模型套入数据 看其吻合度是否高 第二类的处理手法是我们心中有几个图表 这些图表都是根据文章回顾, 自己的说理构成的 然后将所有图表都套入数据比较它们 找出最高的吻合度 有时候ABCDE之中, C是最好的 但我们不会在此结束, 还会再作出俢改 虽然C已经是最好的, 但还是会稍微修改一下 所以我们有三个方法 第一个是我们只有一个模型 然后用这个模型套入数据 第二个是我们有几个模型 将这几个模型套入数据, 找出最高的吻合度 第三个是我们做更大的修改 我们先用几个模型套入数据 套入数据后我们会得知模型里哪部分吻合得最好 那我们再作大规模的修改 改动的地方会比较多 然后再重新套入数据 计算出结果后再作修改 即套入数据, 拟合再修改 最后我们会得到更佳的模型 这个模型是经过多次的修改所产生的 总括来说, 我们有三种分析方法 第一个是我们只有一个模型套入数据验证 结果我们只可以说这个模型是否吻合 能否代表数据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是我们有几个模型去比较谁最吻合 第三个是我们不断的修改, 套入数据后又修改 最后得出一个模型, 而这个模型能较好代表数据 不论我们用前三种方法中的哪一个 套入数据时我们都需要用以下步骤 开始时我们手上有个模型 有个模型描述model specification 这个模型是用来描述观察变量跟潜变量 即因子的关系 即第1,2,3题归第一个因子 第4,5,6题归第二个因子 我们先要描述观察变量跟因子的关系 第二我们要描述因子跟因子之间的关系 有些是半圆两边箭咀的相关 有些是直线指向的相关 某些因子影响其他的因子 所以我们要描述题目跟因子的关系 因子跟因子的关系 在比较复杂的模型 我们还可以限制因子负荷或因子相关等于一个数值 跟我们以前所学较为简单的模型一样 我们会让电脑自由估计 会限制因子负荷等于1或0 等于0即是因子间没有相关 我们要定下一个单位, 一个metric(测量单位) 限制等于1 在复杂的模型里我们可以限制等于0.3 即是例如有两个因子的相关在女生组是0.3 那我们会有个研究的问题是 在男生组那些因子的相关是否比0.3更好 我们限制男生组因子的相关是0.3 然后看模型吻合得是否不错 所以我们套入数据的模型并不是由自的 会限制为0或1, 或限制于0.3 就是这模型里某个路径限制等于某个数值 再用这个模型套入数据看其吻合度 我们绘制模型后套入数据 在之前学习回归时会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去计算 在结构模型我们多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要是我们不作特别设定的话 一般都是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