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好,我们开始上课。
经过了第一周的学习,大家对我们这个课程呢,有一个 总体的了解了,那么从今天开始呢,我们要进入到
具体的写作和检索内容的学习上,我们今天, 第一节要给大家讲的是提问。
可以说整个学术研究的源头
就在提问上,而提问啊,是一个大学问。
可以说,大家从初学的时候,就开始学如何提问,
但是当你成为一个职业的学者,或者你进入到自己
相关的职业领域以后,你要不断训练的仍然是提问的能力和水平。
为什么呢?
是因为,提问是我们后边一系列写作 以及相关检索目标的总的源头,
它就像箭头一样指引着我们检索和写作的方向。
[音乐]
[音乐] 要明确这一点,
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大家要区分学习 和学术。
我们讲,我们这门课是教大家怎么写法学论文, 也就是怎么写法学领域的学术论文。
那么学术论文有什么特殊呢? 它跟平时同学们写作的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至关重要的差别就是:写作的目的不同。
同学们平时也会写一类 文章,除了你们这个灌水、
发微博的那类文章以外,有的时候也会写一些小文章,
这类文章,特别是大家随堂写作的很多文章,常常是学习性的。
它是我们的学习总结,是你学习一门课程或者阅读一部书籍,
总之,你研究一个领域,最终得到的学习心得。
你把前人的成果相对系统的,以自己的方式加以理解,
归纳总结,最后形成的这样的一个研究成果,表诸文字, 就是一个学习总结。
这类研究也很重要,甚至呢,其中有一部分研究,也会作为学术成果来发表。
比如说,同学们上民法的课程, 你呢,可能对其中的一类问题产生了兴趣,
比如说,你看到相邻关系很有意思,你日常 生活中也常遇到,你发现你跟室友、
你跟同事、 你跟这个周围的邻居等等,都会发生一种相邻关系
方面的法律冲突,你对这个有了兴趣以后呢,你可能就去查阅相关的书籍,
你翻阅了一系列的民法著作以后,把他们关于相邻关系的论述,加以总结归纳
可以写成一片小文章,甚至写成一篇非常详实的 学术总结,这是一个好的研究。
对同学们的学习很重要,甚至呢,如果你总结的非常精大,那么它也有发表的价值。
可是呢,它仍然不是学术论文。
那么什么是学术论文呢? 这就涉及到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提问的问题。
学术论文, 核心就是要提出新问题。
通过提出新的问题,运用新方法,
处理新材料,得出新结论,表达新观点。
总之,学术的核心是创新。
是你通过提出 此前大家没有关注,未曾提出的问题,
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因此呢,跟以往我们所讲的,
学习有不同的是,学术研究
重在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提问。
因此,我们在整个
的学术训练当中,会不断的要求大家,从我们今天的课程开始, 去学习如何提出问题。
这就是我们的学习目标决定的,因为我们要写的是学术论文
不是一般性的学习文章。
[音乐]
[音乐]
当然,学术论文也分很多类别。
它们对提问的创新性要求不同。
有的学术论文,只是要求大家
对原有的理论,未能澄清的部分提出问题,
那么它的创新性相对较低。
它只是修补、 丰富前人的结论,或者前人的思想方法。
那么还有一类呢,是 希望同学们对现有的理论提出批判,针对现有的理论,
发展出新的问题,这个创新性就更高了。
它要求你能够驳斥前人, 与众不同。
还有一类呢, 是要求大家从现有的理论框架之外,
甚至从现实实践当中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观点,那么它的创新性就更大了。
相应的学术研究难度也更大,我们可以去看, 实际上呢,不同的论文,
特别是在同学们学习的不同阶段,所要求的不同论文类型, 它对应着不同的创新性。
比如同学们只写一个课程论文, 那么它可能的创新性是最低的,这个时候呢,要求你写作的论文,
可能和我们前面所讲的学习总结,就非常接近了。
唯一的差别在于,你需要在总结前人理论基础之上, 能够明确地提出一些思考的方向。
比如说,你不仅仅是对相邻关系, 已有的知识进行一个归纳总结,A、 B、 C、 D,1、 2、
3、 4,甲、 乙、 丙、 丁,有多少知识点, 而是能够相对的系统的去
提出一个针对相邻关系这样一个研究领域的新问题。
比如说,在相邻关系领域里边,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那就是 就在已有的这个研究成果,或者
现在法学研究所积累的这些 学术著作当中,关于相邻关系存在哪些不同的观点。
诶,这就是一个新问题,对不对?好,我们通过梳理发现,
有三类观点,那么这三类观点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哪种观点你认为更可取,等等,诶,这就是大家在一个课程论文里,所达到的创新性的
学术研究目标,它可以构成一篇学术论文。
尽管呢,它相对的独创性在整个的学术研究里 面相对较低,但它仍然是,提出来了你自己独立的问题,
并且呢,对现有的学术积累构成了一定的思考。
那么如果说是本科毕业论文呢?
那么你最好呢,就能够针对已有的某个流行观点,
给予批判,能够提出与它不同的观点,至少,比如说,就通说,就主流意见而言,你能
想到,诶,我有跟它什么不同的意见。
尽管, 我们看这种学术创新仍然是相对
较低的,因为它依然依附于主流观点,对不对?你对通说提出一个反思,那么,通说本身
仍然构成了一定的学术
思想,那么你跟它的不同仍然是跟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但是呢,由于你对它提出了批判,那么这也是一类创新。
同学们都已经上了研究生了,你可以回忆一下哈,你本科毕业论文, 在什么意义上有这个学术创新,你对已有的、
成熟的 学术观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加以推进。
当然我们说,如果是一个合格的,甚至好的
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我想 很大程度上是在受过学院,学校系统的学术训练之后。
那么,到了研究生阶段呢? 到了研究生阶段,你就不止是对一些主流观点、
通说、 流行意见,能够提出反思和思考,而是要对一些成型的理论,
对某些系统性的理论思考,能够提出 一些总体性的批判。
也就是说你所针对的批判对象, 你所创新要加以区别的这些理论,要比原来呢,更高级了。
比如说,在相邻关系里边,
你会看到,你在本科论文里边,你只需要针对这个领域里的一种 观点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应该就很不错了。
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 你应该能够,就你这个研究领域里边,不同的观点都给予回应, 展示你和他们之间的不同。
从而呢,使得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整体上变的更深刻了。
你改变的不止是局部的一些思考结论,而是在总体上推进了这个研究领域。
那么如果到了大家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呢,
那我想,大体上你应该能够, 成一家之言了。
也就是说,你要能够展示 出你独立的思想方法,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而这一点呢,基于已有理论的学习和反思,常常就不够了。
而需要什么呢,需要你有能力从现实当中发现问题了。
需要你有能力,摆脱已有理论的束缚。
通过自己在现实当中发现的 有意思的问题,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
能够形成自己系统性的一些新的观点方法,甚至新的理论体系了。
至少我们知道哈,在国外的法学院,特别是,
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 他们所要求的博士论文的创新程度应该是这样的:应该能够形成你自己
具有独到见解的理论创新。
有一些论文,有一些博士论文, 会成为这个学术界的经典,比如说最著名的
就是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这就是他的博士论文。
这个论文写出来以后,就成为了整个社会学的经典。
涂尔干也一跃成为了社会学的经典大师,就靠他这一篇博士论文。
当然,现在已经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但总体而言哈, 应该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至少博士毕业的时候,通过检验你的论文,
通过检验你论文的创新水平,是要考察 这个学生,他是否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
你本科的时候、 硕士的时候, 还可以,依附于导师,依附于现有理论,
更多的是基于对前人的学习成果 的总结,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思考。
但是当你博士毕业的时候, 那么就要求你能够有独立的进行研究的能力了。
没有导师给你提出问题了,你要自己去发现问题, 也不能总是在沿袭新的理论了。
如果像你们,像我一样,作为一个学者,职业学者来说的话, 你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不是要把别人的东西,翻过来掉过去的,一遍遍的重新改
写,而是要形成自己一些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博士论文来加以检验。
如果你能够,实现这样的理论创新,就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 法学研究人才了。
那个时候呢,你就可以 拿着你的博士论文去找工作,表明呢,
我具有独立研究能力,我可以成为一个职业的法学学者。
当然,就同学们现阶段而言, 只要你能够提出一些具有理论创新的思考,
并且把它加以系统的阐述出来,就已经相当好了。
[音乐]
[音乐] 很多同学写论文啊,就把论文都写成教科书了。
而教科书呢, 很大程度上,我们会看到,它都是分门别类。
总结已有的观点、 总结成熟的观点、 总结通说。
而学术论文,因为是针对一个新问题所展开论述,
它在体力上会完全不同,一篇论文是围绕你最初提出的问题所展开的。
你只是从一个问题切入,这就好像什么呢? 不是让你把一整块,一整盘披萨都吃进去,
只是切一个角,提问就决定了你切哪个角,
而一篇论文就是一个披萨角。
我们在随后的课程中,包括后面讲谋篇布局的时候,还会再强调这一点。
当你有了明确的提问的意识的时候, 你的指路明灯就打开了。
那么我们将会 通过后面一个个例子告诉同学们,
怎么样的去寻找发现这些问题,怎么样的把一个问题有效地提炼出来,
从而,成为你整个论文的指引。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