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生命之树”为主线,将重点介绍达尔文演化理论的要点,以及后人对达尔文理论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介绍一些推动生物演化的主要力量,如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中性选择、遗传漂变等。同时还将介绍生物演化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很多实例对从远古的化石到现今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从生物的形态改变到遗传物质的变化、从生物分子的起源到人类的起源等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本课程将以大量的事实告诉大家:生物演化不仅仅是理论,而且是事实,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本课程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生命之树”为主线,将重点介绍达尔文演化理论的要点,以及后人对达尔文理论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介绍一些推动生物演化的主要力量,如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中性选择、遗传漂变等。同时还将介绍生物演化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很多实例对从远古的化石到现今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从生物的形态改变到遗传物质的变化、从生物分子的起源到人类的起源等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本课程将以大量的事实告诉大家:生物演化不仅仅是理论,而且是事实,它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4.9 (109 ratings)
From the lesson
第8讲 核酸演化速率和基因组学在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核酸演化速率的计算要比蛋白质演化速率计算复杂得多。首先将核酸分为蛋白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还要将碱基的替代分为转换(同类碱基之间的替代)和颠换(不同类碱基之间的替代);同时,有多种模型来定义单个碱基之间替代的速率。以2参数(K-2)模型为例,非编码区每个核苷酸位点的平均替代数计算公式为:K = (1/2)ln(x) + (1/4) ln(y);x = 1/(1 – 2P – Q), y = 1/(1-2Q),P为两序列中发生转换的碱基的比例,Q为两序列中发生颠换的碱基的比例,非编码区核酸的演化速率计算公式为:核酸的演化速率为r = K/2T,编码区的碱基替代又分为同义替代和非同义替代,其演化速率的公式不变,但K = Ks+ Ka;Ks为同义替代位点的平均替代数;Ka为非同义替代位点的平均替代数。Ka和Ks的比值,即Ka /Ks 是等于1、大于1或小于1可以用来判断所研究的基因所受到的选择压力类型。本节课还介绍了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并具体介绍了将基因组研究用于几个物种演化研究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