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同学们是不是比较清楚认识了情绪的实质内容?
情绪就是由意识,身体,小我,内分泌
以及潜意识交换作用所形成各式各样的情绪。
在职场上,被主管很严厉的批判, 我保证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情境,
即使过去还没有,未来一定会遇见,关键是 这个时候的你,你的小我,在做什么?
在想什么?想做什么? 你让情绪控制了你,
或者是你低着头,却其实能够面对自己的情绪了呢?
我刚刚读过一篇哈佛大学的报告,报告上这么说的:
当面对老板的批评,同事的争吵,以及别人的责骂的时候, 我们总是会记得特别清楚,
但是当别人称赞夸奖我们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很容易忘记的。
似乎,这个报告透露的是说, 人需要很多的赞美,不断的肯定,
因为正向的记忆是会忘记的;而我们比较容易记仇, 因为负面的记忆保存比较久。
这个报告说,其实这是因为人体荷尔蒙的关系,
当我们面对批评,恐惧这些情绪的时候, 身体就会释放比较多的cortisol
荷尔蒙,这个荷尔蒙会抑压我们脑部的思考,激化
我们厌恶以及反胃的行为。所以呢,让我们变得非常的敏感,有时候过度的悲观。
而这个荷尔蒙的效果竟然可以持续达26个小时以上。
相对的,当我们面对正向的评论,或是愉悦的对谈, 身体也会自然释放出另外一种荷尔蒙,称Oxytocin。
这个荷尔蒙能增强我们沟通合作的能力, 但是由于身体对于这样的荷尔蒙代谢能力比较强,
所以对我们的影响力反而没有cortisol来得巨大而且持久。
我从这份报道得到的学习是,如果 自己不小心让别人生气了,可能要忍受一天多的时间,
26小时以上,对方才比较能够心平气和的跟我和解。
但是要经常赞美我们所重视的对象,因为对方比较容易忘记,
很有意思吗?从这个说明,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首先,情绪既然是生命的重要部分, 我们就必须学习,好好的面对它,
正视它,接受它成为是我的一个必然的部分。
在情绪爆发的时候,也不要自我谴责,或者强意的压抑你的情绪。
反而可能造成另外一个负面能量的情绪。
负面的情绪储存在某一个地方,它什么时候要跳出来发作,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长期累积这些负面的情绪只会伤害自己, 不一定哪一天对别人就产生更大的伤害。
主要原因是,情绪在某些时,空,情境的条件下跳出来,
会提出它的主张或者表述它的立论。
情绪不见得每一次都会在同样的情境才会跳出来, 就算是,我们感受的强度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因此,当你一察觉到情绪来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静心
调整呼吸,面对它。如此,你与情绪就属于不同的个体,
我能够面对你,面对你这个情绪。
就是因为我不属于你这个情绪,我就不受你这个情绪的支配。
这种一旦察觉到自己情绪一兴起 就立刻静心体察波涛汹涌的感觉的练习,
就是观察,就是把自己放在情绪之外。
这个时候,情绪就没有办法把你整个人
操控,或者把你笼罩在那个负面的感觉下,受它的驾驭。
最不好的是,不要让这些事情,让你一时做出你事后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
等到这个情绪的浪潮过去,你再反思意想 这个情绪的经验到底是什么?
仔细想想它,看看它,一次又一次, 你就会把它从潜意识里慢慢的淡出,
不让它继续控制你,在这个过程中, 同学也会学到什么叫做自我觉知,
我们的情绪和生命就可以很快的融合在一起。
人不管是情绪或是智慧的发展能量
都必须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一个人 若不跟别人互动交流,不接受别人的刺激接触,
很快的,意识就会萎缩,情绪的力道 虽然比较弱,但是智慧的开启也会比较慢。
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神经和意识的发展帮助非常的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不只是孟子书上的一句话,
如果人跟人之间的交往,充满光与热,
这个人际关系结构就很稳固,如果在一个关系当中有一个人受伤了,关系失衡了,
我们就必须找到方法来调节。
例如,一个受到伤害的人, 就比较会在团体社群宠物身上找到慰藉,
找一个补偿的方式,婚姻,有时候也是一个很常见的补偿方式。
例如有一个人,最近感情受了重伤,这个时候他的朋友就会说 天涯何处无芳草,娶门媳妇吧!
换个心情,可以让这个人从大悲痛里走出来。
终我们一生,我们的身体,都会跟我们很亲近的人相互影响。
家人长得很像,当然主要是基因的缘故,
那夫妻呢?结婚久了,两个人的习惯,反应,会越来越相似,
任何一件事情,一旦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先生笑了一下,太太也就跟着笑。
太太不开心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先生也会跟着不开心或者不舒服。
这个就是心跟心的相连。
如果夫妻的生活,共同性那么多,共同的刺激反应,共同的也那么多,
脸部肌肉的线条也会越来越接近,因为刺激和反应都是很类似的。
自然,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夫妻脸。
夫妻脸真的是因为生活在一起,同样的刺激,
同样的反应,让两个人所有肌肉的发展比较同质化,
所以就长得越来越像了。我们不讲话的时候,有时候可以感染对方。
无声胜有声。
但是,我们参加大型的运动赛事,或是参与一个演唱会, 就很容易被现场群众的情绪感染,
即使平常斯斯文文很安静的你,也会在那里大呼小叫, 激发情绪的潜能抒发。
情绪有一个出口,事后我们都会感到通体舒畅,
就是这个道理。我谈一谈同理心。
首先,同理心不等同于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比较接近设身处地,
而我要强调的同理心是,我能够分享与体验他人所经历的感觉。
这两者之间是有着深浅的差别的。
刚才的说明,我们懂得了情绪其实是具备感染性的。
还有一种经验是,我能够体认你的经验和你的感觉。
也许,当你在说的时候是很平静的说,但是
我真的能够感受到你心里有一个很深的伤痛在那里。
同学跟同学交往有这样的经验吗?
我的部属跟我谈事情的时候,他的经验可能没有办法
让他有很好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但是平常我们的相处很好,
我其实能够很快的理解到,原来这个部分有这么深的东西。
所以,我用我的语言,
来表达这位部属他伤痛的 感知的时候,他就立刻掉下泪来。为什么?
因为我能够体察到他心里面很深的地方,他的心被感动了,
触发了一个他原先没有预期的反应。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
如果将来各位同学当了主管,应用在 领导力的话,你对你的同事部属的影响力,
或是信任,经过这样的实践,立刻就可以建立。
因为对方觉得自己有一个伯乐, 有一位知音,伯乐知道我是千里马或是百里马,
这位主管认识我,理解我,远比我的父母或是我的配偶还要多。
在职场上,工作者表现最好的时候,就是因为他
感到主管或同事的了解,理解到别人是接纳他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工作上没有保留的全力以赴。
那么,你希望别人这样子对你,你就必须先这样子对别人。
这就是同理心。
我们跟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也会不断的影响到客户。
我们也会把客户的行为一直回报给公司,
这个客户某些的做法,我们也可以学习。所以呢,
一个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学习的场域,我们跟长官学习, 长官从部属的情境里学习,
从同侪里面学习,我们还跟上下游的客户学习,学习他们的好,
避免他们的不好,学习他们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 这一些就是职场延伸我们思考力的空间。
前面讲过, 成功的领导沟通力需要专注的聆听,
这个部分并不只是完全专心听人说话, 重点也不是只是那些文字而已,
关键是,对方在说的时候,你的专注力让你们的心相通了。
真正的沟通的美妙,诀窍就在这里。
我跟一个同事谈事情,我 挑一个安静的地方,尽量的面对面,我心无旁骛,
非常专注的看着他的双眼,听他说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这样的态度,比任何的方法都好。所以同学,
有一天你当了主管,你跟你的部属要偶尔的一对一的相聚,
这是人跟人最好的交流,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这个是专门为对方设立排他性的一个 私下的安排,是对一个部属最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