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来讲一下”一花一世界“的微思维。
”一花一世界“这其实是一个充满了哲学意味的一句话。它的涵义是说世界在哪里, 世界不就在那一支,一叶,一朵花上吗?
而在我看来,微电影就是那样的一朵花。因为你看,微电影 他往往通过一些小创意,来构建一个自圆其说的虚拟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面,他会安排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去经历 一些平凡的小事情,从而去传达一个看起来不那么宏大
更加关注人类生命个体的这样的一些主题,这不就是微电影的微思维吗?
小世界,小人物,小主题,小事件,下面我想通过《Leave Me》这部影片来讲一下
微电影的思维里面,小世界的这个部分,他其实是构建了一个自圆其说的世界。就是说
人可以出现在相机的世界里面,人可以出现在照相机 里存储的每一张照片里面,然后呢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
他因为太爱妻子了,然后呢他不想失去妻子,所以他让他的父亲把他放到
那个有妻子在的那张照片里面,然后他让父亲把他永远留在了那张照片里。
这样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这样超现实的背景在生活当中 应该是不可能发生的,对吧?但是就是在影片营造的这样的一个
特殊的背景的环境下面,影片按照这个逻辑逐渐的往下发展,
最后我们在这个超现实的营造出来的虚拟世界里面,看到
让我们动容的爱情。所以”一花一世界“的微思维,首先体现在
我们如果为了叙事的需要,完全可以去创作一个全新的、虚拟的、超
现实的这样的一个模拟世界,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里面自圆其说,让我们的故事,让我们- 的人物,
在这个世界里面,在里面生根发芽。那基于这样的微思维的观点呢,
像我看到的学生,《O》这部作品的主创,他就创作了一个超现实的一个故事的背景。
在这个故事里面,临死的人们,他们会在死前,眼前出现倒计时,
从而这部影片可以通过这样的设定,来探讨一下这些人们在 面对死亡的不可抗拒的情况之下,他们是如何反应的。所以这其实
就是一个基于特定的虚拟的一个小世界里面, 在这个世界里面,展开的一个独特的故事。
所以这是微思维的一个体,重要的一个体现。同时微思维还体现在
这个小世界里面的小人物跟小事件,我们先来看一些微电影,
我们看到像《调音师》《红气球》《Shaking Tokyo》
《黑洞》《最后的农场》 《first kiss》《瞬步》《战争与女孩》《车四十四》《李献计历险记》,
在这么多的微电影里面,里面塑造了那么多的人物,在里面有看到像《勇敢的心》这样
英雄的人物嘛?或者你有看到像公民凯恩这样叱咤风云 的知名人士吗?像《勇敢的心》这样传统的叙事电影,
它一般遵循着这样的叙事模式,是伟大的英雄,他为了 一个伟大的目标,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冒险,产生了一个伟大的意义。
这是传统的一个观念,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微电影的世界里面,他们对这样的经典,对这样的- 伟大,产生
怀疑,而是他们会以小人物,小事件,来取代这些所谓伟大的英雄,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事件。
但是这些小人物,小事件,小世界,小主题,并不意味着就很难体现出一些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战争与女孩》这部影片。>> Happy birthday to you!
>> Make a wish!
>> Granny!
>> ii >> Have you done your homework?
>> Adam!
>> Ready or not!
Here it comes!
>> ii ii
>> Gets shot >> Bye mom!
>> Fire strike from rebel positions We are going to Spain.
>> What's happening?
《战争与女孩》这部影片 可以说他始终把他的镜头对准一个六七岁的一个女孩,
让我们看到她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和平的一个状态慢慢地
因为战乱的爆发进入到一种颠沛流离,挨饿,生病甚至要经历生离死别这样的一个状态。
连成年人都很难承受,而这个故事却设定了女孩,这样一个本应该无忧无虑
享受童年的一个女孩,去承担这一切的后果。所以这个影片是通过给予,这样一个
平凡的小人物,一些不平凡的一些属性,超越了年龄的一些属性,从而让这部影片拥有了一个
不一样的一个力量。同时我觉得另外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就让你的小
事件变得不太那么平凡,那么无意义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它混搭一些小情怀。
比如说像《日食记》,它把做菜这件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非常程式化的一件事情,
跟一些文艺的这种情怀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它立马呈现出了一种不一样的
效果,所以就让我们用刚才讲的”一花一世界“的微思维,去构建一个小世界, 一个小事件,一个小人物,一个小主题,通过一些
小创意的注入,让我们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听录、校对】冯允鹏(MOOC学院ID:晴朗FDU)